半月谈:疫情或将卷土重来?中医药已严阵以待!
“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疫情将持续高水平流行,冬季将会在高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重。”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预测。
安全有效的新冠肺炎疫苗尚未问世。面对随时可能卷土重来的疫情,我们是否有足够强大的武器?
自疫情发生以来,中西医联手共同构筑了一道牢固的生命防线,成为我国疫情防控的一大亮点。
“在这一次疫情抗击中,中医药发挥的作用大家有目共睹,中医药参与面之广、参与度之深、受关注程度之高,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说。
其中,作为使用面最广、使用量最大的方剂,“清肺排毒汤”被充分证明是挽救生命、控制疫情的有力武器。
临床疗效确切,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促进了核酸转阴,提高了治愈率,加快了恢复期康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对以“清肺排毒汤”为代表的中医方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的作用予以充分肯定。
“应该说,中医药及时地介入本次疫病防治是国之幸事。”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王永炎如是评价。
自7月15日新疆乌鲁木齐疫情发生以来,在自治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熬制中药复方“清肺排毒汤”已经成为医护人员每日的例行工作。
新疆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副院长李风森称,新疆将中医药治疗深度介入新冠肺炎预防、救治、康复全过程,以“清肺排毒汤”为代表的中医药参与度已达到100%,在改善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重型临床症状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疗效,同时关注了新冠肺炎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受到患者的好评和欢迎。
可以说,在全国各地新冠肺炎的救治中,以“清肺排毒汤”为代表的中医药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时间倒回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截至1月24日24时,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报告确诊病例,确诊人数超过1000人。
也就是说,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当时已蔓延全国,而其潜伏期长、传染性强、各类人群普遍易感的特征,让民众健康时刻面临威胁。
第一时间救治病人是当务之急。
1月2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临床“急用、实用、效用”为导向,本着第一时间救治病人就是最大伦理的原则,紧急启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有效方剂筛选研究”专项,在山西、河北、黑龙江、陕西四省试点开展“清肺排毒汤”救治确诊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结果令人振奋:截至2月5日,4个试点省份运用“清肺排毒汤”救治确诊病例214例,3天为一疗程,总有效率达90%以上,其中60%以上患者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改善明显,30%患者症状平稳且无加重。
正因如此,2月6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推荐“清肺排毒汤”在全国推广使用,并公布了处方和用法,释放了新冠肺炎有药可治的信号,许多感冒和流感患者也得以治疗,可及性大大提高,有效缓解了社会恐慌情绪,提振了中医自信心。
随后,清肺排毒汤又作为临床治疗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的唯一通用方剂,被纳入第六版和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在全国28个省区市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疫情防控救治的有力武器,在各地新冠肺炎防治中立下汗马功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数据显示,在湖北、武汉抗疫主战场,“清肺排毒汤”是使用量最大的方剂,共有汤剂39万袋、复方颗粒剂近50万剂向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隔离点配送,发挥了重要效用。
“手里有药心里不慌,每次在一个大疫过后,都会出现好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专家张伯礼表示。
“清肺排毒汤”成为抗疫利器,并非偶然。其处方设计,完全基于对新冠肺炎核心病机的精准把握和疫病严重性的深刻认识。
1月20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特聘研究员葛又文接到了一个电话:要尽快拿出针对核心病机的关键方剂。电话那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王志勇。
疫情就是命令,出身中医世家,对药典苦心钻研多年的葛又文迅速投入战斗状态。
然而,难题接踵而至。
“疫病的特点是传染性强、波及面广,一定要有一个针对本次疫病的核心处方来解决共性的问题,因为引起疫病的病机是一样的。”国医大师路志正认为,解决共性问题之后,再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随症加减,就可以各个击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也就是说,治病务必求本。要筛选出对症方药,找到核心病机是前提。
那么,中医如何认知新冠肺炎?虽然新冠肺炎属于“疫病”范畴已是共识,但究竟是“肺温”“湿温”“湿毒疫”“湿疫”还是“寒湿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当属‘寒湿疫’,是感受寒湿疫毒而发病。”葛又文根据疫情发病的时间特点、人群的共性、区域等三因制宜,深入辨证,结合从疫情前线发回的患者详细病情资料,作出如此判断。
这与有多年抗疫经验的王永炎,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薛伯寿等中医名家的观点不谋而合。
锁定了核心病机后,如何开出对症的方子,同样是考验。
“近300年来,传染病一直是以温病为主,以湿寒为重所发生的寒疫已经极其少见了。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确实是中医的一个新挑战、一次大考,但同时也是创新的机遇。”王永炎指出。
葛又文则意识到,新冠肺炎疫情远比任何一次流感都要复杂严重,与“非典”性质上也有很大区别。药方设计既要针对主要矛盾,使药力走在毒性前面,阻断疾病恶化进展通道,同时也要统筹对其他脏器的协同保护,调动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复感复发风险。
根据定点医院出具的国家指定药方“清肺排毒汤一号”“清肺排毒汤二号”,药剂师们正在进行配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依据前期有关资料,综合分析疫情特点,统筹考虑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经典医籍里的处方,葛又文最终决定将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芩散等多个方剂21味药有机组合在一起,化裁为一个新的方剂。
“由于疫情非常复杂,必须将多个方子有机组合在一起,兵团作战,才能普适速效。”他说,这个方剂不以药为单位,而以方剂为单位,方与方协同配合,使其在同等药量的情况下产生几倍量的效果,寒湿热毒排出的速度就更快。
药方设计出来,等待使用的人很多,保证安全性至关重要。为此,葛又文亲身试药,反复推敲,“自己前后连续服用了十几服”。最终,包含21味药的“清肺排毒汤”处方在一周内确定了下来。
药方甫一推出,就获得了多位国医大师的认可和推崇。在他们看来,清肺排毒汤正是针对新冠肺炎作为“寒湿疫”这一核心病机的特效药。
例如,国医大师薛伯寿指出,“清肺排毒汤”是对张仲景相关经方的融合创新运用,麻黄汤、五苓散巧妙相合,既祛寒闭又利小便祛湿,麻黄可增五苓散祛湿,五苓散控制麻桂发汗之峻,桂枝甘草辛甘化阳扶正,苓桂术甘又有健脾化饮之用,因新冠肺炎胸憋气短,虽无明显喘,其实肺闭不宣,比有喘咳更为严重,又合用射干麻黄汤及橘枳姜汤,小柴胡汤为少阳病,半表半里,又可通利三焦,既防疫邪入里,又调肝和胃,顾护消化功能,加藿香为芳香化湿,用少量石膏防郁而化热。
国医大师唐祖宣明确指出:小柴胡汤,扶正祛邪,和解少阳,此乃针对新冠肺炎病实在肺位,病机在少阳之正邪交错、寒热错杂之疑难多变之证。麻杏石甘汤专清疫毒逆袭入肺化热、与伏邪共凑壅遏于肺之毒,宣降肺气,能够迅速改善由肺失宣降之发热、咳嗽之急沉症,使热毒化,喘嗽平。射干麻黄汤,功在宣肺平喘、温肺化痰、除饮燥湿、温中健脾,功在宣肺散寒、化饮止咳。射干麻黄汤协同麻杏石甘汤到达挽救喘嗽之危急的效果。而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水渗湿,可使侵入膜原之寒湿之邪、壅郁在里之痰饮之邪,使入里之郁热、热化之毒邪一并随所利之水、之湿而得以外出,给邪以出路。
“综上可见,清肺排毒汤,针对新冠肺炎之虚实、寒热、湿毒诸邪,扶正与祛邪共施、辛温与辛凉共用、清热与燥湿并进、解毒与利水并行,共奏扶正抗疫、宣肺平喘、解毒化湿之成效。”唐祖宣说。
国医大师孙光荣认为,清肺排毒汤的重点是在疏不在堵,凸显给邪气以出路,而不是旨在围堵、对抗、棒杀毒邪,能够使得毒热之邪从肺卫宣泄而去,湿毒之邪从小便化解而去。
“纵观全方,组方用药准确无误,配伍精良,严谨无隙,珠联璧合。”国医大师张大宁分析,从功效上讲,清肺排毒汤突出了内外兼治的原则,既外治邪毒之气,又内祛痰湿之邪,兼顾护阳气。
国医大师金世元表示,针对核心病机拟定处方,可以快速解决众多患者的共性问题,这本身就是辨证论治。清肺排毒汤既有中医理论依据,也有治法治则创新,契合了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寒湿疫”的这一核心病机,所以能够快速起效。
处方筛选研发出来后,“清肺排毒汤”就迅速投入了临床救治。
但刚开始,应用并不顺利。“武汉13个区,我们第一天只发放了3000多。”张伯礼说。
“清肺排毒汤”应急专项专家组组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伟回忆,最初确诊患者都在西医定点医院,要让西医和病人接受中医治疗并不容易,这背后既有现实条件限制,也有医生用药习惯甚至对中医的偏见和误解。
2月6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推荐“清肺排毒汤”在全国推广使用。
“山西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入院后坚决拒绝吃中药,经过治疗症状虽然消失,但核酸检测始终呈阳性。后来看到同病房病友喝了清肺排毒汤后转阴出院,他才接受中药治疗,一个疗程三天后就转阴了。”王伟说,早期很多病人都是这样,看到效果后才开始服用清肺排毒汤。
张伯礼也表示,两三天之后,大家看到中药的疗效了,烧也退了,咳嗽也减了,就主动要药喝,达到了一万多袋药,以后越来越多,一共发了60多万人份的药物。
随着参与临床观察的病人越来越多,更多良好疗效的反馈陆续传来。
公开报道显示,河北省中医院呼吸一科专家救治的一位重症患者,高烧39.5℃,加服一服清肺排毒汤后,第二天下午体温和白细胞便恢复正常;陕西省西安市一位中年患者,CT胸片显示双肺呈多发性斑片状毛玻璃型影像,临床表现为乏力、胸闷、气短,服用清肺排毒汤两剂后,症状基本消失,服用六剂后肺部病灶明显吸收,核酸检测两次都显示阴性。
新冠肺炎定点医疗机构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副主任许树才介绍,该院将清肺排毒汤主要使用在发热门诊治疗轻症患者,“效果不错,能迅速缓解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
唐祖宣表示,在南阳市、邓州市防治新冠肺炎直接运用的中医辨证用药,都是在“清肺排毒汤”基础上,确定治疗方案和具体用药的,临床疗效可以说是高效速效。
“这张处方应用较广,主要是在改善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方面见效比较快而且明显,有效促进患者肺影像学改善、肺部病灶吸收。”张伯礼给出了一组数据:2月初到2月中旬,从发热的、留观的、疑似的、密接的这四类人当中诊断出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比例超过80%,到了中旬就降到了30%,到2月底的时候就降到了个位数,所以说集中隔离、普遍服用,阻止了疫情的蔓延,是抗疫取胜的基础。
此外,治疗费用低也是“清肺排毒汤”参与临床救治的一大亮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一方面,使用“清肺排毒汤”治疗可以彻底阻断患者向重症危重症转变,大大节约医疗费用。据国家医保局公布,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过15万元。另一方面,单独使用清肺排毒汤,起效更迅速,效果更好,一个疗程仅需3天,药费不到100元。
在广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同时,“清肺排毒汤”的临床救治观察还扩展到了10个省市的66个定点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5月22日,纳入临床救治观察的10省(不包括湖北省)66家定点医院1337例本土患者,其中1327例(占99.25%)治愈出院。这其中有57例是重型患者。所有救治对象中,无1例轻型转为重型、普通型转为危重型,彻底阻断了患者向重型危重型方向发展。同时,陆续纳入境外输入病例103例,已全部治愈出院,显示出清肺排毒汤对输入性病例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而且,尽早使用“清肺排毒汤”干预特殊人群,对于降低群体发病率有重要作用。例如,作为最早4个试点省之一的山西,共有548例疑似病例,试点工作启动后,在救治确诊患者的同时,也给疑似患者提供了“清肺排毒汤”。有187例服用了清肺排毒汤。经统计,未服用清肺排毒汤的,有123例转为确诊病例,发病率为34.07%;服用了清肺排毒汤的,有10例转为确诊病例,发病率为5.35%,发病率显著降低。
此外,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供的资料,“清肺排毒汤”能够有效缩短转阴时间,相较于其他治疗方法,对于无症状感染者,若尽快服用“清肺排毒汤”进行治疗,不论从治疗效果还是患者依从性来说都会更好。
临床救治观察数据不断累积的同时,多家研究单位也紧锣密鼓开展基础研究,“清肺排毒汤”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作用机制得到进一步证实和阐明。
例如,海军军医大学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团队联合开展了“清肺排毒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目前,已完成300余种化学成分、200多种入血成分的鉴定工作,预测出790个潜在作用靶标,证明“清肺排毒汤”可通过多成分、多靶标对机体起到整体调控作用,对新冠肺炎从病毒入侵、病毒复制到继发炎症因子造成多器官损伤的整个通路发挥作用,从而在改善治疗临床症状、避免或缓解炎症风暴的同时,调整改善身体内环境,增强清除病毒能力,降低复感复发风险。
“清肺排毒汤”应急专项专家组组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伟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特聘研究员葛又文在实验室讨论。图片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各项临床观察和基础研究表明,该方是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治疗的通用方剂,具有速效、高效、安全可靠、成本低廉的特点,是治疗此次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在4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王伟自信地宣布。他还表示,欢迎国内外医疗和科研机构将“清肺排毒汤”与别的疗法做对比研究。
“清肺排毒汤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成功使用,充分证实了中医药在治疗疾病尤其是急症治疗中的特点和优势,打破了中医不能‘治病’,不会治‘急症’,只会养生保健的言论。”张大宁说。
在他看来,有充分的实践证实,中医学既能治未病又能治已病,包括急症,尤其在新冠肺炎这种人类新发、复杂、传染性强的疫病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王永炎认为,面对新病毒和传染病,相较于西医需要病毒分析、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等复杂程序,中医药基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发病的时间、地域和气候等特点,通过病机分析、审证求因进行辨证论治,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制定出方案,第一时间用于临床救治,这对于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在他看来,特别是这次面对新型的冠状病毒,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2月6日,各方对新病毒知之甚少、各项研究尚在进行中的时候,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向全国推荐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救治中使用清肺排毒汤,中医药参与度持续升高,作用越来越大。
薛伯寿也表示,大疫之时,病患众多,筛选中药有效经方非常必要,及时选用针对疫病的有效特效通用方,就能使更多的患者第一时间用上中药,早预防早治疗,从而大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中医药科研要围绕四个大方向不断地推进,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疾病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建议,第一,要做好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临床总结,为下一次应对突发传染病做出规律性的探索,同时,更新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第二,要对临床救治有效的方案、有效的方剂,开展机理研究。第三,在机理研究方面,加快成药性研究和临床适应症的研究。第四,推进中医药参与融入国家传染病防控体系,做好一线支撑的信息化平台建设。
当前,人与自然的关系持续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各类传染病在世界各地发生的频率也在不断提高。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医药抗击疫病屡立奇功,同时,也留下了宝贵的中医药典籍。
多位专家认为,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及时从中医药经典中优化组合有效复方是抗击新发突发传染病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之一,这也是此次疫情防控救治留下的重要启示。
路志正表示,中医治疗传染病在学术和临床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中医还有很多宝藏没发掘出来。面对未来仍有可能出现的大疫,中医人还要担负起历史使命,通过临床实践来加大研究力度,及时拿出更多有效的药方。(来源:半月谈网)
推
荐
阅
读
新冠肺炎药物何时问世?
非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西管”现象值得关注
中西医临床差异的思考